4月21日下午,学校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学术交流中心1002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成都市社科联副主席、成都大学社科联主席刘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社科联副主席胡秀强、彭晓琳、唐毅谦、杨玉华出席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社科联副主席马胜主持会议。 会议书面学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省市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选举增补了社科联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审议通过了《成都大学社科联2025年工作要点》。 刘强向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理事们、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校社科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新当选的理事表示祝贺。 刘强对学校社科联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指出,学校社科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锚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建设目标,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中交出了亮眼答卷。他强调,2025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蓄势之年,学校社科联要以更高站位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以更宽视野构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以更强担当回答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命题。 刘强就成都大学社科联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构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坚持以“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为统领,深化“第一议题”学习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成都实践中的学理化阐释,完善意识形态责任制和审查机制,引导社科工作者自觉以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二是要深化校城融合,打造城市型大学特色智库。依托“三城三都”研究院、天府文化研究院、传统工艺研究院等平台资源优势,推进智库联盟建设,打造决策咨询矩阵,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文化强市战略,实施“五个一”工程,推动学科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基础研究-政策咨询-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三是要推进有组织科研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范式。优化科研平台和人才梯队建设,以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聚焦重大项目攻关,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推动“数智+文化”研究集群发展,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构建对外传播矩阵,建设“云端学术共同体”,提升学术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学校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