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同时,也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心理健康。我校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网络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情绪调适讲座,心理危机排查,做好应急心理干预,开展线上心理文化活动。抗疫当下,为成大学子们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守候师生心理的万里晴空。 深耕个案:网络咨询与辅导 “老师,我每天都刷疫情信息,睡眠越来越不好了,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有点高烧、手脚冰凉,又不敢去医院,请您支招?”“我家不远有确诊患者,我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我是不是也被感染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咨询电话明显增多。“立即行动,组织教师开展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培训,中心的全体老师24小时排班开启心理热线支持电话,希望把学生们的心理疑惑在第一时间消除。”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周宏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两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心理援助服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运行和正常教学秩序维护工作。” 疫情突来,迅速响应。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或电子邮箱,为师生提供一对一线上咨询服务,安排专业团队答疑解惑,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将线下咨询转为网络咨询,主动发现问题,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处理。 一些同学希望让自己完全不焦虑,安晓鹏老师指导说:“正常的焦虑是对压力的自然反应。但如果焦虑反应和事实不匹配,成为过度的,神经症性质的焦虑,则会对损害身心平衡,这就需要注意调节。”疫情期间宅家,情绪起伏大,陈希老师在线上团体辅导时说:“长时间的待在封闭的环境里我们的情绪可能会被放大,同学们可以看书、听音乐、做美食、追剧,疫情缓解了,也可以去做户外运动,尝试着做感兴趣的事情,不断地充实自己,保持社会链接,多跟朋友联系。” 她应邀参加四川新冠肺炎心理援助热线志愿服务,为全省战胜疫情,维护老百姓心理健康贡献力量。亢旭东老师为全校学生开展题为《心灵“口罩”,抗疫安心》的心理疏导专题教育,引导师生积极面对,科学疏导应激反应。 及时跟进,效果渐显。一些同学咨询失眠问题,经过传授方法,失眠状况得到迅速改变。接受咨询后的王同学给周宏写到“刚开学的时候,因为我睡眠不好的原因向您请教了方法,我按照您的指导做了后,睡眠质量慢慢的变得好起来,现在能比较快的入睡了。”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讲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办的深受学生喜爱的主打课程。按照学校的要求,及时开展线上教学,将心理咨询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坚持每周一次的网上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网上教学培训,集体备课,在课程中将学生疫情应对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开,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两门课程导论部分专门设置疫情期间心理调控的章节。 2月24日,陈希老师的校级任选课《心理学影视赏析》如期开课。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互动良好。陈希让同学们写下疫情中体会到的温情,这群学生中有退役老兵,有默默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武汉疫区的人,有努力给家人普及知识,带领家人在家运动的青年,还有新闻里被感动着的一群人。学生写到,“墙角的迎春花也开了,嫩黄的花蕊在微风中翩跹,春天已经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4月24日,陈希还为校学生会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各班心理委员、生活委员做了题为“疫情中的自我心理防护”的心理云团课。 3月26日晚,中心安晓鹏老师通过“腾讯会议”,为成大学子进行了题为“防控疫情勇担当,心理疏导显力量”的主题讲座,300余名同学在线收听了这次讲座。讲座主要聚焦于学子们在疫情期间的情绪调适,介绍了疫情期间典型的情绪应激反应,缓解不良情绪的基本原则,并推荐了一些实用性的放松和调节技巧。安晓鹏和同学进行了在线答疑和讨论,对同学们关心的话题做了有针对性的交流。 《积极心理学》重情感体验,郭玲静老师将线上教学优势与线下积极体验融合,在课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书写感恩信、描绘幸福瞬间等艺术疗法手段,培养学生积极情感表达,发挥朋辈力量。同学们表示“这是一门很治愈的课”,“被同学的分享震撼,很有感触”。 在实践练习中,学生们对“心理绘本改编练习”反应良好。刘孝群老师选取了《我的32张脸孔》绘本,她要求同学们按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和思维改编绘本并分享,同学们大多改得特别好。一个消极的绘本故事被改成了好几十个积极的绘本故事,供同学们分享传阅,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邵昌玉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分别为不同学生群体举办针对性抗疫心理讲座。 及早发现: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 小红曾经是陈希老师班上的学生,由于面临毕业,小红最近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小红找到陈老师打电话哭诉,陈希老师经过评估后认为事该生存在心理危机,在了解压力源之后,陈老师循循善诱,耐心地安抚,并建议其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同时辅以运动疗法并要求家长陪护,及时与辅导员和其指导教师保持密切沟通,陈希老师实时跟进,小红目前情绪平稳,情况好转。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加强重点学生群体心理疏导和干预,我校构建了从校到院、从院到班严密的心理排查网络,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组织开展春季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对于排查出来的危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通过危机干预信息系统进行密切跟踪,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疏导干预方案。 疫情下同学们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变多,但也给部分同学带来了持续的压力。赵同学每天只能和家中老人独处一室,压力情绪无处宣泄,倾诉愿望十分强烈。因此,陈希老师在电话中认真倾听,采用积极关注、同伴支持的策略,让她尽情宣泄和倾诉。经过一段时间后,赵同学情绪逐渐平稳。中心有序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明晰责任,协同联动,科学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心理干预工作。科学分析研判疫情给师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时,努力做到既要尊重师生,保护师生隐私安全,同时努力做好教师自身的心理调适,最大限度避免二次创伤的发生。 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及时干预。我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疫情防控应急心理干预工作小组,加强对师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师生缓解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各种心理困扰。 面对学生返校及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校制定了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预案,持续开通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和心理支持热线电话,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传递正能量的信息,让学子们自助互助。”周宏说,“如果发现确诊、疑似和隔离患者,即刻启动即时性的心理援助,帮助其调整认知,调节情绪,改变行为;对密切接触者,中心还将会与学生班主任协同合作,启动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进行心理和行为调适。” 凸显抗疫:心理健康日活动暖心多彩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到现在已经过去5个多月的时间,师生虽然未相见,但在网络上已经建起沟通的桥梁,2020年成大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也已在线上如期开展。 “你我同行,橙现温情。”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等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重的线上活动,充实学生因疫情所致的“宅家”生活,避免因无聊、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产生的不良影响,积极传播正能量,发挥朋辈之间的正性影响作用,营造充满乐观和希望的战疫心理文化氛围。亢旭东老师说,“今年的心理健康节主要是关注疫情防控环境下学生的心理调适,以同辈支持为主线,以学生榜样为引领,促进学生间的共情理解和相互支持。” 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拥抱自己!活动从线下转入线上。系列活动以“抗疫·安心”为主题,主动向师生推送疫情防控期心理自我调适和常见心理问题应对的相关知识。以“抗疫前行,橙现温情”为主题,展示师生在抗疫过程中的心灵故事,把师生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积极力量传递给广大师生。 网络投票,写自己的抗疫故事,画出身边的抗疫图景,这是抗疫期间心理故事展播的场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先后举办“疫”路健康,阳光橙长心理知识竞赛,爱要说出来,线上心理测评活动,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系列宣传,心事语声中等系列活动。 激发活力,热情参与。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展“心理微摄影”、机械工程学院开展“馨然若释”心理茶话会活动,体育学院举办“与心灵相伴,与运动相伴”活动;商学院书写心理慰问信;旅游学院开展心理“HUA”系列互助活动。 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养成基地积极参与承办活动。5月12日,体育学院周平老师主办题为《生命成长教育——自我认识,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线上心理支持讲座。5月21日,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祝郁欣老师举办《链接生命--大学生积极心理重建》线上心理支持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利用“橙子之心”官方微信公众号,组织开展“抗疫心灵故事和心灵绘画”征集、推送、评选,“心事语声中”活动征稿等线上宣传活动。 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在中心官网官微上持续推送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科普知识,“橙子之心”官微设置专题栏目安排《抗疫安心篇》持续推送相关内容。中心组织编辑制作心理抗疫宣传资料,普及疫情防控心理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师生系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疫情防控的实用心理调适技巧。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