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日早7点,新图书馆正式开启试运行,学校又一处文化地标正式启用。
新图书馆坐落在第10教学楼和学生活动中心之间的大道旁,地处学校二期核心区域。有地下1层,地上9层,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是省内高校图书馆面积第一!“大肚子”可容纳纸质图书300万册,阅览座位5000多个。新图书馆2016年1月21日正式动工修建,2018年12月3日竣工交付,2019年6月17日,正式开启试运行。
设计别具匠心 新图“颜值”超高
新图书馆外观造型取自传统“斗”的空间意向:“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蕴含“收容厚重”之意,“回字形”中庭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内院空间“四水归堂”的意境。内圆外方的造型和古代礼器“玉琮”相似,外立面红色瓷板与彩釉玻璃装饰又极具现代感,形成古今结合的建筑风格。
新图书馆内部各楼层以南侧为起点顺时针方向分A、B、C、D四区。一楼分布采编部、密集书库、报告厅,二楼包括新书展区、电子阅览区、服务台、成大文献区、报刊阅览区、咖啡厅、多功能厅,师生借还书、问询等都在这个楼层完成。多功能厅现在设置了学校规划沙盘,学校整体和大运村全局一览无遗;第三、四、五层是社会科学阅览区;第六层工具、外文阅览区、特藏文献阅览区、古籍阅览室,成都文献中心;七层为自然科学阅览区,八层为文学阅览区,九层为办公区和过刊过报阅览室。此外,为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图书馆四、五、七楼四角还设置了专门的研修间,九楼设置了研讨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可用于团队或课题组开会、小型沙龙,室内设置隔板进行消音,保持馆内安静环境。
装备更新换代 师生体验升级
新图书馆内部装潢暖黄色调,暖光具有护眼的功能,落地窗能充分采光与通风。阅览区和自习室设置有四人方桌、长桌、沙发软座,舒适坐垫、USB充电插口,细节设置人性暖心。
新馆装备信息化设备自助服务再升级。师生进馆新增人脸识别系统,师生可刷一卡通、身份证和“刷脸”进出馆。新馆开通预约功能,师生可在手机上或图书馆自助设备上进行座位预约和研修间、研讨室的预约等。为解决“占座”顽疾,新图书馆还将上线座位预约管理系统。二楼在出馆通道处将显示在馆人数、进馆人数、出馆人数。新馆有3(单独服务器)+10(虚拟服务器)台服务器,触摸查询机11台,多媒体设备4套,自助借还设备6台,盘点机器人1台,磁盘阵列容量180T,无线网络覆盖全馆。盘点机器人用于定位盘查书籍详细地理位置,师生可在手机或设备上用RFID系统查询书籍位置。
新馆内设置两处文化标识。二楼门口处的石刻雕塑,整体为内圆外方的玉琮造型,四个面上刻上50种语言的“你好”字样,象征着包容、友好。另一个文化标识位于大厅中庭,是一个时光流转装置,呈镂空状,刻有“成都大学”及“自爱、自修、自尊、自强”字样,在灯光的照射下在地板上呈沙漏流沙状,警示学子珍惜时光。
师生急切“打卡” 点赞新图
试运行前,学校新媒体发布多篇内容“揭秘”新图书馆,师生“打卡”热情高涨。今早上7点,新图书馆开馆试运行,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刘珂伶成为第一位“打卡”进馆的同学。“以前都是从外面看,觉得外观漂亮大气,今天第一次进来,桌上的USB直插口太棒了,可以满足师生的多设备充电问题。”
2018级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的王鑫泽也是第一批进入图书馆的同学,参观图书馆后说:“新图书馆比我想象中更大气,多层的建筑布局功能分区明晰。整齐的书桌、书架、阳光……学习环境非常好。最惊喜的在站在落地窗前眺望整个校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新图书馆试运行期间将通过线上线下听取师生反馈,逐步完善设施功能,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