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首页 >> 校务工作 >> 正文
 
 
 
 
 
 
【喜迎二十大】成都大学:砥砺奋进不寻常 十年跨越谱华章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4日
  查看:
  来源:

2021年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成都大学首次上榜,位列全球高校第1001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7—97位;在2022年10月12日公布的2023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成都大学进入全球1000强。


2022年2月15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22年度世界年轻大学(创校50年以内)排名,成都大学首次进入榜单,位列全球第351—400位之间,位居中国高校第10位。


2022年4月19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2中国大学排名,成都大学位列第247位。


在一系列大学排行榜上的优异表现,一次次将“成都大学”推上关注焦点。近年来,成都大学招生分数线屡创新高,人才培养成果异彩纷呈。这所在2013年才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如何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拥有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专业学位类别的高校,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高校和优先培育单位,这背后是成都大学不断锚定目标、奋力争先,不断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不断苦练内功、强化内涵。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成都大学走出了一条城市大学跨越发展之路。


规划先行:十年跨越三步走


时间回到2014年,彼时的成都大学还叫“成都学院”。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课题。


2014年,在一次班子务虚会上,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清远作了一场报告,提出“十年跨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力争在十年内将学校建设成为与成都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学:2015年—2018年,以人才强校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实现更名成功,学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300强;2019年—2022年,以提升科研水平为重点加强内涵建设,学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200强;2023年—2025年,办学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将实现质的飞跃,学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100强。


该发展战略一经提出,就在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彼时的“成都学院”,在大学如林的高等教育领域艰难提升,2013年,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中仅名列第546位。要在短短10年间进入全国高校100强,谈何容易。


建校40周年总结暨高水平 建设推进大会


更名,成都大学做到了。


2018年12月8日,在成都大学体育馆,成都大学建校40周年总结暨高水平建设推进大会举行,现场传来喜讯:“就在昨天,我们收到教育部关于成都大学恢复校名的正式文件”。欢腾的掌声,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经过4年的建设发展,成都大学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教育部有关标准,成大人恢复校名的梦想终于实现,这所城市大学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如今,回首成都大学“十年跨越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人们发现,梦想正在悄悄变为现实,学校在国内高校各大排行榜上以平均每年提升30名左右的速度提升,并成功进入国际知名大学排行榜,进入高水平综合大学行列。


路径选择: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一所优秀的大学,其品格与层次主要体现在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品学兼优、学有所成的学生身上。建设一所优秀的大学,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成都大学实施了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大战略”。


特聘研究员李俊龙指导学生实验


人才战略,就是“不唯地域,不求所有”地广纳人才。2014年以来,成都大学先后实施了“1315”和“五个一百”人才工程,出台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工程建设制度,启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青椒”提升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支持,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8年来,专任教师数增加50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数增加百余人;博士学位教师数翻了三番,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增长4倍,学校每年派出200余名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海外学习研修,引进外国专家近100人,一些学者进入国际顶尖科学家行列。


特色战略,就是深化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成都大学紧密对接四川省、成都市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学科建设质量。2022年,学校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化学、农学等学科正加速靠近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药学学科入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高水平学科,省内排名第2;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7个学科上榜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三版中国学科评级百强榜。学校15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动画专业位居全国高校专业排名第6位,通过国家专业认证专业5个;近两届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4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40项增长到754项,增长18倍多。


特灵学院成立


国际化战略,就是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师生的全球胜任力。成都大学与全球13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从3个增加到3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数从70人增加到1553人,在校留学生数从91人增加到1051人,学历留学生占比达到64.41%。积极探索引进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设立了“成都大学斯特灵学院”;与泰国西北大学签署海外分校协议,成为省内第2个境外办学项目;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合作设立成都牛津布鲁克斯职业技术学院,并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高等教育设置规划。


学校获2020年 挑战杯省赛“优胜杯”


三大战略的实施推动学校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人才培养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无缝衔接,学生成长成才成果丰硕。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从278项增长到4393项,增长15倍以上,连续三年获得挑战杯省赛“优胜杯”,足球队勇夺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四川赛区)男子冠军、女子亚军; 培育本科生创办企业163家,其中2人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获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3项;学生获知识产权 1768项、专利1310项,近三年数十名应届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和爱丁堡大学等一流高校深造。


内涵建设:打造好一所以“成都”命名的大学



作为以城市名而命名的大学,学校建设发展得到成都市大力支持。2014年以来,成都市两次出台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办法措施,大力推动学校发展提质升位,将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村设在成都大学。以此为契机,2019年至今,学校建筑面积从46万平方米增加到99.21万平方米,新增学生宿舍3900间,教学科研用房11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文创实践空间、音乐厅、美术馆、游泳馆等文体场馆,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也以自身实力的提升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服务区域发展。


学校充分对接城市产业发展要求,打造“科研产出高地”,成立高等研究院,建立了以院士、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为带头人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9个,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重大专项13项,学校获批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96项;建成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等20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国家基金立项、高层次科研论文和专利授权数实现倍增,在国际自然指数排名中连续几年进入全国高校前200位,ESI总被引频次增加到超过30000次;王清远连续七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服务城市文化繁荣兴盛,成都大学与市级部门共建新闻学院、足球学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市旅游产业促进中心等,成立天府文化研究院,开展“成都通”人才培养,出版系列专著,持续推动天府文化传播;建立儿童友好城市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成立文明互鉴和“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传统工艺研究院、天府陶瓷博物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022年,学校获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22项,教师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非凡十年,跨越发展。如今的成都大学,正以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导向,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抢抓发展机遇,为教育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身健体聚内力,厚积薄发赢竞争;将强力推进综合改革,突破发展瓶颈,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办学资源,增强发展动力;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紧盯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关心、激励、团结和依靠广大教职员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远大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